阜新中国转运服务网

天气雷达如何追踪暴雨?深入解析天气预报的核心探测技术

2025-07-10 16:29:04 浏览次数:2
详细信息

核心原理:发射电磁波并分析回波

天气雷达(通常指多普勒天气雷达)的核心工作原理是:

发射脉冲: 雷达天线向大气中发射特定频率(通常是S波段(2-4 GHz)或C波段(4-8 GHz))的强电磁波脉冲(波长在厘米量级)。 传播与散射: 电磁波脉冲在大气中传播。当它遇到目标物(如雨滴、雪花、冰雹、昆虫甚至鸟群)时,部分能量会被这些目标物向各个方向散射。 接收回波: 雷达天线在发射脉冲的间隙,会切换到接收模式,捕捉被目标物散射回雷达的那部分微弱能量(即回波信号)。 测量与分析: 雷达系统精确测量:

追踪暴雨的关键探测技术:

反射率因子(Z) - 识别降水存在与强度:

多普勒速度(V) - 探测风暴内部风场与结构:

谱宽(W) - 反映风场湍流与粒子多样性:

双偏振技术(Dual-Polarization) - 提升降水识别与定量估测精度:

实际应用中如何追踪暴雨:

扫描策略: 雷达通过天线仰角旋转和方位角扫描,形成三维锥面扫描(PPI)或垂直剖面(RHI)。业务雷达通常采用多层(如VCP 12, VCP 212)扫描模式,获取不同高度的风暴结构信息。低仰角扫描对探测低层降水、风场和边界层特征(如阵风锋)最有效,是追踪暴雨的关键。 数据融合与显示: 雷达原始数据经过复杂的信号处理、质量控制(如去地物杂波、速度退模糊)后,生成各种产品图(反射率图、速度图、谱宽图、双偏振变量图)供预报员分析。现代系统还能自动识别风暴单体、追踪其路径、计算风暴属性(如垂直积分液态水含量VIL)。 预报员分析:

总结:

天气雷达(尤其是现代多普勒双偏振雷达)通过发射电磁脉冲并精确分析其回波的强度(反射率Z)、径向速度(多普勒V)、谱宽(W)以及双偏振信息(Zdr, ρhv, Kdp),构建了对暴雨云团进行三维“CT扫描”的能力。它不仅能定位暴雨的位置和范围,更能洞察其内部结构、风场特征、降水粒子相态和微观物理过程,从而实现对暴雨的追踪、强度评估、短临预报以及更精确的定量降水估测。双偏振技术的引入是革命性的,极大地提升了暴雨识别和定量测量的精度与可靠性,是现代精细化天气预报和防灾减灾不可或缺的核心探测工具。

相关推荐